本周,交易所债券市场初现企稳迹象,其中,企债指数和公司债指连续创新高,国债指数逐渐从平台走出。在经历了前期的平台整理后,债市有向上攀升的意图,然而行情能否持续,仍需观察经济形势的走向。
6月1日,官方发布的5月份制造业PMI为50.1%,与4月持平,连续3个月高于临界点。同日发布的财新中国5月制造业PMI为49.2,低于前值的49.4,且连续15个月低于临界值。两项制造业PMI数据“一平一降”,而官方PMI分项中,新订单和价格指数均下行,内外需疲软态势不改,制造业增长动能仍不稳固。综合来看,PMI数据能够提供的方向信息有限,对债市未造成明显影响。
应该说,市场对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经济低位运行态势预期比较充分,除非经济在短期内出现大幅下行,否则很难刺激债券收益率明显走低。当然,目前的经济形势也不至于带来利率显著上涨的风险。在此局面下,流动性波动、信用违约风险、金融去杠杆压力,成为影响债市中短期走向的主要因素。目前,资金面尚且宽松,但年中大考在即,市场对流动性并不放心,同时信用风险仍在持续暴露,而金融和经济去杠杆趋势更趋明朗,多重因素影响下,债市谨慎情绪挥之不去。
根据历史数据,6月往往是重要时间窗口,一般会出现季节性的资金面紧张的局面,或导致债券收益率的回调,给投资者提供较好的建仓时点。但经济层面目前没给债券市场太多惊喜,加之当前监管层在去杠杆,限制资本市场杠杆率水平,短期内对债券市场形成一定的压力和冲击。一季度的宏观经济走强,由于经济惯性,预计小周期仍将维持一段时间。短期内,债市料维持窄幅整理。
从债券品种分析,本周信用债收益率略有上行,短融交投活跃,收益率变动不大,成交以半年内高等级券种居多;中票交投清淡;企业债成交以高收益城投债和高等级券种为主,整体收益率有所上行。从市场表现来看,尽管近期信用债市场逐步恢复平稳,投资者情绪较4月有所回暖,但整体来看,市场成交仍集中在短久期、高评级,投资者对低等级、产能过剩和民营领域的回避倾向仍很明显。
转债品种方面,部分转债个券逐渐上行,如国贸转债近期行情表现较好。从隐含波动估值来看,国贸转债隐含波动率估值在30%的水平,但由于公司大宗业务和房地产业务都具有比较高的波动率,公司股价历史波动率在50%的水平,隐含波动率估值相对较低。考虑到正股未来较好的业绩和低估值,我们认为,国贸转债是攻守兼备品种,可适当关注。
一级市场方面,5月31日,国开行招标发行的三期固息债中标利率均低于市场预期,其中,5年期中标利率低于二级市场水平近10BP,认购倍数超过7倍;3年、7年期认购倍数也分别超过4倍和6倍,显示机构配置需求旺盛。不过,尽管国开行三期续发债定位均低于预期,但二级市场反应相对平淡,显示当前市场对6月资金面波动加大仍存担忧。
6月1日,财政部同时对今年第10期10年期国债和第11期1年期国债进行了续发行招标,竞争性招标额分别为380亿元、310亿元。此次1年和10年期续发国债中标收益率均高于此前机构给出的2.27%和2.96%的预测均值,并略高于二级市场估值。相较5月31日国开行招标的三期金融债,6月1日两期续发国债的招投标表现明显稍逊一筹,尤其是作为市场标杆的10年期国债发行利率高于预期,对二级利率走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一方面可能与此次国债发行量较大有关,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当前债市投资情绪谨慎、交易户参与意愿淡薄的疲弱市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