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金融市场

您所在的位置:
8月人民币全球支付市场占比下降 仍保持第五大货币
 

  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28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8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市场的占比环比下降0.06个百分点至1.94%,结束此前连续三个月上升态势。当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的排名则维持在第五位。

  数据显示,与上月相比,8月人民币的全球支付总额增长2.92%,而同期全球所有货币的支付总额增6%。

  报告还显示,香港依然是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其人民币交易量占离岸人民币总交易量的76.23%,英国和新加坡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5.19%和4.41%。

  当月美元的交易使用量升至40.7%,是4月份以来最高。全球支付货币排名第二到第四的货币依次为欧元、英镑、日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2.91%、7.05%以及3.01%。

  2017年前三月人民币一直保持全球第六大支付货币,4月则与瑞士法郎并列第六,5月和6月再次回升至第六位。

  2015年8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2.79%的历史最高纪录,使得人民币一度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但随后上升势头逐渐消退,原因是汇率波动以及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抑制了外国投资者使用或持有人民币的兴趣。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的排名一直保持在第五位。

  2016年4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的排名降至第六位,并在此后两个月中保持全球第六大支付货币。7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的排名重新回到第五位,并在8月和9月连续保持这一水平,10月则再降一位至第六位。11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的排名回升1位至第五位,市场份额由10月的1.67%升至2.00%;2016年12月人民币市场份额再降至1.68%,排名也回到第六位。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17-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