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个人金融

客户服务


可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闲置资金须合理规划 银行理财首选中长期产品
 

  理财还是稳健点好股票、银行理财产品、基金、贵金属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是目前投资者最主要的几个投资理财渠道,而随着股市节节走低,高风险市场的投资信心渐显不足,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银行的稳健理财产品以及近年来兴起的第三方理财。

  打新股降温大量资金闲置其实,股市中此前也有一大批稳健型投资者长期驻守,主攻方向就是打新股。前两年打新股只需拥有一定的申购资金,并适时注意新股发行和上市节奏,就可实现8%-12%的收益率,因此打新股一直备受稳健型投资者偏爱。而今年三季度以来,新股发行的节奏大大放缓,打新已经从鼎盛时期的“天天可打”,变成了现在的仅可“月打”。此外,新股上市走势也并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以来,已有煌上煌、东士科技、永贵电器、腾新食品四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破发率占期间上市新股的25%。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和基金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三季度债券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0.39%、-5.06%和-3.24%,获得正收益率的产品屈指可数。有分析显示,这样的情况下现囤积在市场上的资金有数千亿元之多,如何规划如此之多的闲置资金成了每个投资者目前急需考虑的问题。银行产品宜“扬长避短”

  一位长期关注打新的市场人士表示,选择打新的投资者一般风险偏好较低。不少没有新股可打的投资者开始选择稳健性银行理财产品。不过,随着三季度结束,节后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再次回落,目前在售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较上周约下滑0.1至0.6个百分点。而相比短期产品预期收益则下滑明显,半年以上期限产品预期收益则变化较小。中长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明显相对较高,购买中长期产品中间没有空档期,更主要的是为了锁定中长期的较高收益率。因而业内专家建议理财应“扬长避短”,首选中长期产品。

  第三方理财风险偏高相比来说,银行的这些中长期收益类产品更适合一些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而对一些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投资者来说,不妨考虑近年来正在崛起的第三方理财机构。由于我国理财市场起步较晚,投资者对理财市场认识还不够全面,大多数投资者的关注点还局限于银行、券商、基金管理公司以及保险等金融机构提供的投资理财渠道,而对第三方理财知之甚少。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吴泞江介绍,第三方理财是继金融机构理财之后的一种新型理财模式。通常,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会先对客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包括的资产状况,投资偏好和财富目标,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为客户定制财富管理策略,提供理财产品,实现客户的财富目标。但由于这些理财产品大多还是来自于金融机构,使得第三方理财机构难免会受到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束缚,于是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开始不满足于代销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开始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独立设计发行理财产品。尽管第三方理财风险偏高,但如果投资者注意选择第三方理财机构和理财师的资质,一般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世华财讯 2012-11-14)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