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昨天发布《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作为投融资纲领性文件,《意见》提到要开展金融机构以适当方式依法持有企业股权的试点,不少市场人士解读认为,这是债转股启动的信号。
比如招商证券分析师马鲲鹏就认为,允许金融机构持有企业股权,意味着债转股即将到来。
财新昨天也援引接近监管人士称,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则在于债转股试点的悄然启动;一则在于投贷联动试点的持续推进。前者针对存量,后者强调增量,由此进行企业降杠杆及结构调整。此前有大行人士对表示,债转股试点将跟投贷联动试点配合,由此银行可以获得投资子公司的牌照。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发改委投资所投资体制政策研究室主任吴亚平评论称,这跟“债转股”关系不大,主要是要开展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持股的试点,通过投贷联动,能提高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债转股
自今年3月份,李克强总理指出,“可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来逐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以来,债转股的概念逐步走热。虽然当时有人士表示,债转股的方案或将很快出台,但直到现在,有关的细则仍不见踪影。
今年5月,人民日报刊登权威人士讲话表示:“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目前,官方关于债转股的最新表态,是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学工6月23日在国新办吹风会上表示,当前情况下,市场化债转股有积极作用。债转股目前正处于研究论证阶段,有关方案还没正式出台。
他指出,这次债转股与1999年政策性债转股有很大的不同。孙学工指出,一是债转股的对象企业,是完全是由市场主体自己选择,而不像上次那样政府选择。二是债权转让价格也是由市场主体协商处理,而不是按照上次那样按照账面价值来;三是政府兜底责任,上一次是财政部来买单;这回是没有政府财政兜底。
投贷联动
所谓“投贷联动”,是指银行采用成立类似风险投资公司或基金的方式,对创新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并建立在严格的风险隔离基础上,以实现银行业的资本性资金早期介入。与此同时,还通过信贷投放等方式给企业提供另一种资金支持。
中国国务院自2015年3月提出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投贷联动,至今已有一年有余,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2016年启动投贷联动试点,使得各界对此充满期待。
中国银监会、科技部与人民银行4月21日在北京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 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鼓励和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业务试点,并明确了首批10家试点银行。
由于现有法规的要求,指导意见提出,试点投贷联动的银行在组织架构方面须有两种设置:一是设立投资功能子公司,由其子公司开展股权投资进行投贷联动。二是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专司与科创企业股权投资相结合的信贷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