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理财

您所在的位置:
中国信达党委书记张卫东:AMC能在危机救助、风险化解中发挥更多作用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对于问题资产、问题机构的救助,化解了金融风险和实体企业风险,同时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减少了社会成本,特别是保就业、保市场主体,为‘六稳’‘六保’做出贡献。”3月31日,中国信达党委书记、总裁张卫东在第282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

  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诞生于1999年,至今已有23年历史,通过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国有企业债转股等方式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

  张卫东介绍称,最近几年,受多重压力的影响,整个经济活动中一些问题资产、问题机构相对比较多,这个过程中,中国信达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了中小银行风险化解、债券市场、证券市场的纾困以及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的纾困等等,“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20多年的经营中,它的核心主业就是化解风险,服务于实体经济。”

  “20多年过程中,资产管理公司积累了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积累了全国性的网络,也有众多的金融工具,能够在危机救助、风险化解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张卫东表示。

  据张卫东介绍,中国信达充分发挥不良资产处置核心功能,积极参与金融和实体企业风险化解,努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聚焦主责主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十九大以来,中国信达累计收购金融不良资产本息7400多亿,公开批量转让市场份额占比超过30%,持续保持行业领先;积极参与信托、金融租赁、资管计划等领域不良资产收购,去年收购信托公司转让债权近百亿元,与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达成战略合作;竞得首单银登中心单户对公不良资产,收购首单银行理财不良资产并成功处置;通过重组顾问、收购不良资产、补充资本等方式积极参与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化险。

  第二,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针对部分出现危机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处置风险功能齐全优势,一企一策,运用不良资产特色的投行手段,通过切断担保链、资产重组等方式,有效控制风险蔓延,成功化解一批可能引发地方重大金融风险的项目,使危机企业获得新生;在企业破产重整中,参与制定破产重整方案,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采用共益债等方式,保障企业在破产重整期间维持生产,提升营运价值,为企业重整再生争取有利时机;发起设立100亿元危困企业投资基金,解决破产启动难问题,到去年底基金累计投放77亿元,行业涉及机械、钢铁、医药、化工、煤炭等。

  三是开展资本市场纾困及资管产品风险化解工作。主动开展资本市场纾困业务,参与债券、股票、私募基金等多类金融产品风险化解,推动资源盘活与整合,助力底层资产价值修复,支持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近年来,信达参与了多项S基金项目、上市公司纾困等,保护了投资者利益。

  四是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等需求,支持很多企业有效降低杠杆率,增强经营活力。到去年底,累计开展市场化债转股业务260亿元,并将债转股业务拓展向各类企业。

  五是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参与央企“两非”“两资”剥离处置、国企混改、淘汰落后产能等业务,助力完善治理机制,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国企做强做优。积极推动并参与设立“两非”“两资”优化调整基金;2021年,央企国企业务新增投放达236亿元。

  六是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三新一高”,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行业支持力度,帮助传统企业与新技术、新业态深度融合,助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2021年,对新能源领域的投放已占到整个能源条线新增投放的25%。配合国家区域战略布局,强化重点区域资源配置力度。2021年,公司对长三角、大湾区和京津冀新增不良资产投放占比达到50%以上。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李愿)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