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理财

您所在的位置:
共享经济频亮红灯,真的是泡沫?
 

  软银孙正义,阿里巴巴的重要推手,被誉为“电子时代大帝”,尤其看重“共享经济”这一概念。愿景基金是孙正义于2016年成立的,整个基金盘子有1000亿美元,目的就是重塑全球科技业版图,而如果看下软银旗下愿景基金的投资版图,大概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明显具备“硬核”的前沿科技的公司,比如全球图像技术和数字媒体处理器生产商Nvidia(NVDA.US)、英国虚拟现实公司Improbable,另一类则是在模式上寻求创新的公司,比如网约车Uber、滴滴出行、全球共享办公室WeWork。

  无论是Uber,还是WeWork,似乎都是美国共享经济类公司的典型代表。而这一类公司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就是“烧钱”特别凶,以Uber为例,3年亏损超100亿美元,上市以来,Uber股价已经下跌超过30%,近5个月市值就蒸发超过50亿美元。WeWork显然更惨,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在2016到2018年这3年中,公司净亏损从4.3亿美元上升到19.27亿美元。对比WeWork的营收来看,这家公司每获取1美元收入,就需要支出约2美元,甚至还要更多一点。华尔街的分析师们迅速将WeWork的估值从470亿美元调整到了250亿美元,此后又进一步调整到了150亿美元,《福布斯》甚至认为WeWork目前只值28亿美元,而一些评级机构则更是将其信用等级下调到了垃圾级。10月2日,WeWork宣布撤回上市申请,推迟年内上市的计划。

  国内的共享经济也不好过,欠了一屁股债的ofo、不断涨价的共享充电宝,甚至还有匪夷所思的共享马扎、共享健身房……这琳琅满目的项目盛况之下,似乎万物都可以共享。而他们抢夺市场的方式,无一例外都是通过“烧钱”,最后债务缠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许昭)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