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公布2019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工商银行的经营情况良好,日均赚9.28亿元,个人客户总量达到6.27亿户,净增2000多万户,信用卡客户数国内率先破亿等,交出了一份“奋斗创造价值”的“中考”成绩单,连续7年蝉联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榜首,连续3年蝉联BrandFinance“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榜首。
一方面,工商银行作为A+H股上市金融巨头,兼具MSCI+富时罗素双纳入吸金力,深得外资持续关注与青睐。
工商银行总股本3564.1亿股,市值1.9万亿,A股流通股本2696.1亿,其它868亿在港股,在A+H股中配置比较合理、非常稳健。正因为如此,工商银行是银行股稳盘行情下,外资长期持有且坚持买入的价值投资首选标的,彰显龙头聚焦效应。可以看到,自工商银行被MSCI+富时罗素纳为蓝筹样本股以来,外资抄底积极,加大持有力度,因此该股长期稳定属性明显、攻守兼备值得重视。
另一方面,工商银行作为银行股领跑者,当前整体估值水平低,价值投资潜力同样突出。
2019年8月29日晚间,工商银行披露了2019年半年报,呈现“经营稳健、稳中有进”特征。
一、财报看点
1.净利润1679.31亿,创上市以来新高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4429.15亿元,同比增长14.32%;实现净利润1686.9亿元,同比增长5%;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679.31亿元,同比增长4.67%。另外,反映经营成长性的拨备前利润达到3084亿元,同比增长9.9%。
2.报告期内工商银行每股收益0.47元,同比增长4.44%,创上市以来新高。
3.报告期内工商银行资产负债率91.9%,同比下降0.07%,创上市以来新低。
二、业绩亮点
1.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1)信贷投放稳健均衡。上半年新增贷款均衡率为66.3%,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国计民生重大项目优先支持。境内项目贷款较年初增加2537亿元,占公司类贷款增量的54.9%。重点支持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项目,交通运输、公共设施、能源、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贷款余额稳居市场第一。 (3)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持续深化。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301亿元,增速超过40%,新发放普惠贷款利率处于市场较低水平;民营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1340亿元,增幅7.6%;精准扶贫贷款较年初增加184亿元,增速12.5%。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动能转换积极支持。先进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470亿元,境内制造业贷款余额达到1.43万亿元,保持行业第一;服务业贷款增加540亿元,增量主要集中在医疗、教育、养老和文化等领域;首批发行科创板公募基金,更好服务“双创”和自主科技创新。
2.经营活力持续增强
(1)“全量客户”战略全面实施。上半年,工商银行依托客户基础和服务改进,实现客户存款增加1.72万亿元,保持市场第一,独具行业领跑地位。净增个人客户2000多万户,总量达到6.27亿户,信用卡客户数率先破亿;个人手机银行用户达到3.33亿,较年初增加2000多万户;对公结算账户增加66万户,达到898万户。 (2)业务拓展助力增长。上半年,主承销境内债券规模7283亿元,保持市场第一;工银理财首批获准开业,工银科技落户雄安新区。
3、创新工程加快落地。ECOS智慧银行和e-ICBC 3.0两大工程结出丰硕果实,面向中老年客户推出手机银行幸福生活版等一批新服务;打造优质服务场景1000多个,覆盖生产经营、消费、服务等主要领域,服务上亿用户;截至6月末,互联网金融客户达到4.6亿户,上半年网络金融交易额约311万亿元,交易量占全行业务笔数98%。
4、夯实风控管理基础
(1)资产质量“夯基固本”工程不断深化。不良率较年初下降4BP至1.48%,连续10个季度下降;剪刀差及潜在风险融资连续12个季度下降,潜在风险融资较年初下降330亿元;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上升16BP至192%;清收处置不良贷款920亿元,处于行业首位。 (2)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完善。构建交叉性风险监控平台和集团投融资风险监控平台,加强对跨市场、跨地域、跨机构、跨产品等交叉风险的管控,对子公司实行穿透管理,2013年以来新发放贷款不良率为0.86%。
总的来说,市场预期对于“金九银十”的A+H股存在较高的期待值,工商银行作为银行板块蓝筹核心优质标的,业绩数据表现突出,后续考虑关注跟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许昭)
|